從拆除中的臨時站房,望向勝利路新莊路尚未闢建前的臨時人行通道。西元2018(民國107年)年10月14日地下車站啟用同時,正名為「左營(舊城)車站」,除了與高鐵左營站區別,也兼顧左營舊城的歷史脈絡。
鐵路切換下地營運後,地下新站入口位於勝利路南側。為了早日打通勝利路銜接新莊子路,隨即拆除臨時站房天橋、地面鐵路及電車線,但特別保留一段舊月台及雨棚,成為見證昔日左營火車站的歷史記憶。
從拆除中的臨時站房,望向勝利路新莊路尚未闢建前的臨時人行通道。西元2018(民國107年)年10月14日地下車站啟用同時,正名為「左營(舊城)車站」,除了與高鐵左營站區別,也兼顧左營舊城的歷史脈絡。
鐵路切換下地營運後,地下新站入口位於勝利路南側。為了早日打通勝利路銜接新莊子路,隨即拆除臨時站房天橋、地面鐵路及電車線,但特別保留一段舊月台及雨棚,成為見證昔日左營火車站的歷史記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