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菜頭」與「好彩頭」諧音,象徵新年好彩頭好預兆之意,流傳下來成為客家過年必備米食。對客家米食的印象,來自傳統客家長輩的傳承經驗,從菜園挑選蘿蔔開始,看菜頭葉片肥綠,菜頭上半部露出地面越高、越粗,就表示成熟的菜頭,拔取後觀察整棵是否完整,用好的菜頭才能做出好的菜頭粄。菜頭粄比較容易做,蘿蔔切細以後去煮過,不放化學的東西,就要一直攪,攪一個鐘頭,攪到最後再把蘿蔔絲、鹽巴放下去,固定一個方向一直攪,之後再拿去蒸。做菜頭粄的調配比例、水分多寡、蒸煮時間長短,都能調配恰到好處的話,起鍋時菜頭粄比例會很勻稱,表皮光滑亮麗,煎煮都不會鬆散、入口彈性佳、菜頭香氣濃郁,才是真正的客家味。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