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1969年發行的「茶業改良場57年年報」中,由茶業改良場林口分場由胡家儉分場長執行之「空中噴藥」計畫之內容與噴施後對浮塵子之防治效果。
在絕多數人的觀念中,使用飛機、直昇機等飛行器噴藥,是專屬於美國或是巴西那些有大面積農場的國家才能辦到的事。沒想到在臺灣這個以小農為主且農地破碎的國家,也有運用的一天。
西元1968(民國57)年茶改場林口分場曾經進行了直昇機噴藥的試驗,雖然受地形的限制,導致藥劑效果不盡理想,但文中亦強調空中噴藥成本雖較高,但若要極短期撲滅,仍非常有效。有趣的是當時已預見了農業缺工的現象,對照50餘年後的今天,才發現茶產業缺工議題已橫跨了臺灣快一甲子的歲月,也不得不佩服過往研究人員的遠見。
林口分場為文山分場之前身,其創立於西元1920(民國19)年,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茶業傳習所」,座落於新北市林口區。光復後定名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茶業傳習所」。西元1950(民國39)年更名為「臺灣省農林廳茶業傳習所」,西元1968(民國57)年改制隸屬「臺灣省農林廳」轄下「茶業改良場」,更名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林口分場」。爾後於西元1984(民國73)年更名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並於1987(民國76)年正式遷移至新址。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