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莊安國宮的剪黏

在過去傳統的剪黏作品,會先以鐵絲綑緊骨架基體,再用灰泥塑造剪黏的雛型,最後再用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陶瓷碗片剪成所需要的形狀,再鑲嵌黏貼成立體的剪黏雕塑作品。到了日治時代,因應彩色玻璃塑膠片的出現,剪黏的材料陶瓷碗片的使用漸漸被彩色玻璃塑膠片所取代。近年來剪黏的工法,匠師多採用模組化的元件,將整組設計燒製完成的零組件,直接黏貼於廟宇的屋頂上,其工法較傳統少了「剪」陶瓷及玻璃的步驟,所以施工較為快速,相對的也因此少了傳統匠師們獨門技法的特色。新莊安國宮的廟宇屋頂上裝飾了許多剪黏的作品,採用的剪黏材料就是「彩色玻璃及塑膠片」,剪黏題材不論是飛龍騰天、仙女下凡、福祿壽喜、花鳥蟲魚和人物故事,近觀雖沒有傳統剪黏的細緻雕工,但遠觀這些剪黏作品都栩栩如生,令人賞心悅目。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2015新莊安國宮廟志
  • 撰寫者
    胡麗華
  • 創作者
    胡麗華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