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旗後礟臺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海防事務,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主持,聘英籍哈務德(J.W.Harwood)總教習督造,於1876年在旗後山上完工中西合璧的砲臺。砲臺基座下大上橢圓,砲台分三區,北區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安置四門6.5公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正門為中式八字牆,兩邊用磚砌囍字。1895年2月1日,旗後礟臺火藥庫大爆炸,80人遇害,軍官4人斬首,萬國標被撤職,由劉成良(黑旗軍劉永福義子)接任防務。1895年10月15日日艦「吉野」號率「秋津州」等艦,擊毀旗後礟臺門額。日軍開始登陸,迅即占領砲臺,日治末期,大砲被拆走、熔毀成為斷垣殘壁。二戰後,國軍於砲臺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旗後礟臺在2019年2月21日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定古蹟。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高雄市旗津區旗後山頂
  • 別名
    旗后砲台
  • 事件
    乙未之役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2.613183333333335
  • 所在地-經度
    120.26425555555555
  • 是否開放
  • 相關人物
    沈葆楨、劉成良、哈務德(J.W.Harwood)
  • 現況
    良好
  • 隸屬
    土地:高雄市政府 管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1876~1895
  • 交通方式
    步行
  • 撰寫者
    宋德威、郭吉清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2.61318333333333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2642555555555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高雄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旗津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旗後山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