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南反共救國軍」加入泰緬孤軍部隊,於1953年第一批來到台灣的雲南同鄉們,幾年後退伍,當時輾轉來到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光復溪河岸地,覺得這裡與雲南老家的地理環境相似、鄰近光復糖廠交通商業機能方便,一群剛退伍的雲南老鄉在此落因地生根,當時開墾山丘地於光復鄉大全村河岸地邊緣至光復鄉大興村馬錫山間,集體開墾安頓共食。
這間家屋是一位單身老兵周乃斌所自行建造的石頭屋,他當初是名傘兵。老鄉二代楊海文回憶:這位老兵當初是所有人中最時髦的一位,很會穿衣服,但終身未娶。當初他說這間石頭屋是他生前的住家、也是他生後的棺材!
隔壁的石頭屋,40多年了依然屹立不搖,以前住著一位四川人,稱他為老川川。當初他買下了地,自己用石頭蓋了間屋子,自許是他的家,他的棺材,他的墳墓。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