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開華為雲南省耿馬人(現為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過去曾任當地的縣議員,當時參加滄緬縱隊,帶著家眷一起隨著「雲南反共救國軍」加入泰緬孤軍來到臺灣,當時被分配到忠貞新村一戶定居,但因個人考量,便在民國50多年放棄分配的房屋跟著老鄉們來到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的馬錫山腰開墾,自謀生活。
目前他的兒子趙忠義持續住在馬錫山間家屋,為當初遷移至此的雲南老鄉社群唯一留守山上的第二代住民。趙忠義回憶:從小成長在山上,過去老鄉們開墾的生活,當時的山上沒有電沒有水,父親及老鄉們便去砍竹子接成一段段的管子由山上引水到各自家戶中。15歲中學畢業後加入由蔣經國創辦的第一期中正預校,學校教官退伍後返回花蓮家園。
這間家屋位處當時從平地轉入山間老鄉家屋路徑的入口,因此這次的家屋尋根也成了第一站。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