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酸肉

此圖為楊媽媽示範的酸肉,楊媽媽本名張金花,出生於台東長濱阿美族忠勇部落,因母親改嫁至花蓮光復鄉的大興村的雲南老鄉,在雲南社群聚落成長。楊媽媽年輕時嫁給同是光復鄉大興村的雲南老鄉楊超,現年70歲的她身,除了說得一口流利的雲南話,還能夠燒出一整桌酸辣鮮香的雲南好菜。楊媽媽回憶她的手藝是在結婚後,由先生楊超教她的,現在她已習慣雲南風味。


酸肉為雲南的少數民族特有吃法,做法繁複,通常用煮熟的豬肉與豬皮拌勻調味,再用葉子包起來等待數日發酵,完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涼拌、烤食。楊媽媽她是跟另外一位楊姓的老鄉學做,除了他之外過去還有幾位老鄉都會做,但做起來很麻煩就越來越少做了。她後來自己研發簡化過程:以燙熟的豬頭皮切片以雲南的香料、醬油、辣椒調味,再加入大量自己製作的水醃菜取代傳統酸肉的酸味,楊媽媽特製的酸肉香辣爽口,她說每次做都一整張豬頭皮的量,不管做多少兒子、女兒回來都是吃光光!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虞薪澄
  • 創作者
    虞薪澄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9/1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