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南香腸

此圖為楊媽媽自製的雲南香腸,楊媽媽本名張金花,出生於台東長濱阿美族忠勇部落,因母親改嫁至花蓮光復鄉的大興村的雲南老鄉,在雲南社群聚落成長。楊媽媽年輕時嫁給同是光復鄉大興村的雲南老鄉楊超,現年70歲的她,除了說得一口流利的雲南話,還能夠燒出一整桌酸辣鮮香的雲南好菜。楊媽媽回憶她的手藝是在結婚後,由先生楊超教她的,現在她已習慣雲南風味。


楊媽媽每年都會自製雲南風味的香腸,她說這個風味是先生楊超剛與她結婚時帶著她做,之後就一直傳承下來的,楊媽媽提到雲南香腸不像是台灣口味的香腸偏甜,而是使用大量的花椒、草果和辣椒粉,她通常就是帶著香料和調味去找熟悉的豬肉攤幫忙灌製,做好帶回家又要吊掛風乾。通常會先將香腸蒸熟後再下油鍋煎出香味,雲南香腸較少肥肉,風乾後香料的風味更明顯。楊媽媽總是堅持這些繁雜的工作,她笑著說:過年嘛,而且這些都是家裡孩子們最喜歡吃的,不辛苦!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虞薪澄
  • 創作者
    虞薪澄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9/1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