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十七)第三天起駕

北港朝天宮的金聲順鑼鼓陣、德義堂龍鳳獅、國際青年商會、震威團御前號角、錦樂社、德義堂的龍鳳國術,大甲雅頌齋、明聲園等團體,也在等候迎駕。

根據北港震威團的說法,此團最早創立於清康熙年間(西元1700年)。屬於

哨角陣,奉祀「軒轅聖帝」(黃帝)神像,相傳號角是由他的軍隊開始使用,並沿用後世,因此尊他為祖師爺。相傳「震威團」之名,是清代秀才所取,表示哨角隊有「如天雷之震」的威嚴,震威團已有建會舘。

在媽祖廟創建時,就有哨角的存在,屬於媽祖廟的團體,每在媽祖出巡,擔任護駕的隊伍,因為哨角有避邪、去陰、淨化的作用,在鑾駕前導驅除不淨之物,以免冒犯神威,遶境得以平安。

古代天子出巡,有哨角、馬頭鑼為前導,以示其威儀,媽祖受封天后,禮從皇后,因此媽祖出巡遶境也配有鑾駕、儀仗、哨角、行列,震威團歷近300年歷史,能吹奏出五個音節,可說是全台各寺廟之首席哨角隊,其馬頭鑼敲打也依古代帝后規制敲打,以先九後四的禮數。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取得方式
    訪談
  • 管理者
    黃美英
  • 別名
    九、地方與儀式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大甲鎮瀾宮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2/03/28 ~ 1982/04/0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底片
  • 存放位置
    個人珍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