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瀾宮舉辦進香活動之前,先有舉辦「搶香」的儀式,搶香人士或團體在財力及陣容上含有競賽意味,廟方在元宵夜時,便先行舉行「搶香」活動,那天夜晚,鎮瀾宮除了懸掛花燈供人觀賞,最重要的便是請出兩尊「進香媽」,供里民拜拜,並由廟方委員在進香媽前擲筊卜問今年往北港進香的日期和時辰,之後,便掀起觀看「搶香」的熱潮。
許多人看著廟壁上貼妥的三大張紅紙,上頭各寫著「頭香」、「貳香」、「參香」及「豬羊隨意、官音隨意」等字,大家紛紛猜測有那些人會來「搶香」,只待時間一到,有意搶香者,就將已寫有自己姓名或團體代表名稱及「豬羊全付、官音全付」的紅紙條,搶先貼在壁上的紅紙下。
自此,這三個香會就必須籌備進香時在起駕當夜、北港遊行及返回大甲當天的盛大遊藝表演,而且貳香的盛況要勝過參香,頭香又得勝貳香,否則就在眾人及神明面前大失面子,所謂「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