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魠魚羹

土魠魚羹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土魠魚羹是臺南著名的小吃之一,也是具有全臺知名度的傳統美食,土魠魚與虱目魚、烏魚從十七世紀開始就是臺灣常見的海鮮特產。一碗土魠魚羹上桌後,淋上些許的烏醋和香菜,酸酸甜甜的滋味,是臺灣人午餐、晚餐常見的選擇,這道有名的傳統小吃同「本土」的印象已然深深地綁定,但它的來源卻可能是充滿異國風味的「地中海料理」。相傳是源自大航海時代水手常見的南歐烹調方式,煮熟魚肉後使用油和醋醃漬保存處理,食用時裹粉油炸並泡入濃湯內泡軟,久而久之演變成我們所熟悉的土魠魚羹。今天來臺南觀光遊玩,在菜市場、路邊都可以看到販賣這道小吃的攤販店家,通常食用時會加入香菜,放入一點烏醋攪拌後品嚐,再配上米糕、碗粿,是道地的臺南小吃組合。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黃英嘉
資料來源
鄭維中,〈烏魚、土魠、虱目魚:多元脈絡下荷治至清領初期臺灣三種特色海產的確立〉,《臺灣史研究》(臺北)25: 2(2018年6月),頁1-60 郭忠豪,〈技術,品昧與土魠魚:大高雄土魠魚的歷史變遷與品饌文化〉,《高雄文獻》(高雄)4: 1(2014年4月),頁28-54 陳皓嬿,〈土魠魚羹其實是葡萄牙料理?專訪鄭維中追查土魠魚和虱目魚身世之謎〉,網址: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wei-chung-cheng_mullet-and-narrow-barred-spanish-mackerel/ 任韶堂(Dan Jurafsky)著、游卉庭譯,《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從菜單看全球飲食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 曹銘宗,《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6) 臺灣魚類資料庫。網址: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home.php
所屬族群
閩南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