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文具一桶,製作年代尚未考證,文物典藏於臺南市仁德區,臺南市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管理。
照片中可見文具箱內有木質筆筒、1支水彩筆、1支原子筆與1塊橡皮擦,有使用痕跡,各式文具存放在一黃色塑膠方形桶內。
西元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為安置跟隨部隊到臺灣的外省移民,臺灣各地開始興建眷村。早期在有禁婚令的限制下,軍人結婚不易,幸運結婚者,大多在眷村生兒育女。這些小孩子使用的文具在眷村中非常常見,即使孩子都已成年,節儉的眷村人仍不會將這些文具丟棄。
物件為文具一桶,製作年代尚未考證,文物典藏於臺南市仁德區,臺南市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管理。
照片中可見文具箱內有木質筆筒、1支水彩筆、1支原子筆與1塊橡皮擦,有使用痕跡,各式文具存放在一黃色塑膠方形桶內。
西元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為安置跟隨部隊到臺灣的外省移民,臺灣各地開始興建眷村。早期在有禁婚令的限制下,軍人結婚不易,幸運結婚者,大多在眷村生兒育女。這些小孩子使用的文具在眷村中非常常見,即使孩子都已成年,節儉的眷村人仍不會將這些文具丟棄。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