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七)進香媽的多種說法

早期的進香是由正爐主、副爐主及頭家負責,而且有兩尊「進香媽祖」,平日分別供奉在正、副爐主家中,因此稱為「正爐媽」、「副爐媽」,只有在進香前請到廟裡,兩尊大小尺寸並不相同。遍訪一些鎮上的老輩及歷屆爐主皆不知其來源?兩尊神像究竟是在何時雕塑?是否是從他處分香請來的?這些問題皆欠缺文獻可考。

鎮瀾宮也欠缺這兩尊進香媽祖的資料,鎮瀾宮志只記載其「開基媽祖」是林姓夫婦從湄洲朝天閣請來臺的,目前這尊「開基媽祖」仍供奉在宮中。但值得探究的是:為什麼兩尊進香媽祖分別供奉在值年正、副爐主家中?為何民間有一些關於這兩尊「進香媽」的不同傳說?

西元1974年(民國63年)漢聲雜誌社出版的英文版《Echo》的訪問報導,大甲鎮瀾宮的「進香媽祖」前後分為兩尊——大媽(Big Ma)和二媽(Second Ma),「大媽」遠在日治之前每十二年往湄洲進香,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與大陸的往來受阻,才停止往湄洲進香,然後才往當時島內具有影響力的媽祖廟北港朝天宮,並且從北港朝天宮請回一尊媽祖,這新的媽祖便每年回北港祖廟,剛開始時,「大媽」並沒有一起到北港,後來才一起前往北港,為了區別「大媽」和「二媽」之間的不同,「二媽」比「大媽」高出三或四吋。另一個流傳在大甲的故事,是「大媽」如何和北港的神像換錯(漢聲雜誌社 1974:38~49)。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取得方式
    訪談
  • 別名
    七、大甲媽的進香演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大甲鎮瀾宮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2/03/28 ~ 1982/04/0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底片
  • 存放位置
    個人收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