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神宮

山神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山神宮原位於薯榔村的一坑口,宮內除山神外,亦供奉著劉伯溫,於何時興建已不可考,並在山神宮一側,尚有紀念礦工罹難者之「石底坑場殉職者招魂碑」,後來民國44年時因聚落中心轉移,請示當地風水先生後,將其遷建到了菁桐坑,即為白石村中埔地區現址。

其為臺陽公司為求在石底煤礦地區,能夠安撫礦工與在地民眾人心而興建,而且每年逢年過節均會固定進行祭祀活動以祈求闔家平安,香火一度興盛,後遷於白石村後,因台灣煤礦業逐漸沒落,香火亦逐漸不如以往,又臺陽公司之預算縮編,而對山神宮疏於管理,現在由當地民眾自發對其整理。

山神信仰大致上為早期人民對山川河流等大自然之物之崇拜所發展下來,為一種對土地上神明之信仰,但台灣是以土地公信仰較多,山神信仰在台灣則並不多見,此為石底煤礦之一特色場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平溪區
別名
白石村山神宮
免費進場
史料摘要
山神是一種對土地的信仰,由早期對自然物崇拜發展出來。
所在地-緯度
25.024831
所在地-經度
121.740865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山神宮
參考資料
臺灣產業文化資產體系與價值-臺灣煤礦、臺灣閃玉篇 、平溪鄉礦區聚落發展與建築演進 、平溪鄉志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交通方式
侯硐車站;火車;公車;汽車
撰寫者
黃昱儒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