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呈現不同尺寸(寬度)的膠卷,有70mm、35mm、16mm、9.5mm、8mm。而臺灣常見的膠卷尺寸(寬度)以8mm、16mm、35mm為主,愈寬的膠卷能紀錄下的影像資訊就愈多,換句話說觀看時就可能可以看到更多影像細節。
35mm 的膠卷常用來拍攝電影,如1956 年上映的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是首部臺灣人以35mm 膠卷拍攝上映的電影;16mm 則多由新聞片使用,像是從1962 年開播的台視新聞即是此例;8mm 由於比較小、便宜,時常用來記錄家庭影像,如臺灣知名攝影家鄧南光於1930年代拍攝的家庭電影。
(此圖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為執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112-113年日治後期教育宣傳膠卷影片數位修復與線上策展計畫」,於112年所製作之線上展覽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