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里地名故事-牛相觸

埔里地名故事-牛相觸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埔里地名故事-牛相觸

牛相觸,顧名思義就是2頭牛對峙、牛角碰觸的意思,其位置在現今埔里鎮愛蘭橋附近,其地方的由來有2種說法,其一,南烘溪兩岸的坪仔頂與愛蘭台地,從遠處眺望時,其形狀就宛如是兩頭牛對峙,故名。其二,在愛蘭橋附近的蜈蜞坑有一條小徑,昔日村民牽牛路經當地時,若遇對面亦有牛隻前來,因為山徑狹窄難以通行,因此牛隻必須碰觸身體方能勉強通過,因此才有牛相觸之說法,今屬南村里的範圍。
牛相觸位於中潭公路要進入埔里市街的入口處,加上牛耳石雕公園是當地知名的觀光景點,以及附近還有許多販賣石雕與雅石的店舖,因此遂有人戲稱「石頭」是埔里的門口產業。另外,木生昆蟲博物館也是當地另一個重要的生態與觀光據點,而在博物館的對面,還有一間埔里最早設立的義民祠,奉祀客家人特有的神祇-義民爺,因此人文方面也十分精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南投縣埔里鎮南村里愛蘭橋頭附近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964868
所在地-經度
120.924522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自撰
撰寫者
潘祈賢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