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聲里隆生路中興大學實驗林的對面,有一株樹齡高達1240歲的茄苳老樹,也是目前台灣平地已知的茄苳樹中,樹齡最高的一株,由於那是一株只開花不結果的公樹,因此埔里人便以「茄苳樹王公」稱之,於是附近的區域遂以「茄苳腳」來稱呼,在日治時期還有頂茄苳與下茄苳之分,其範圍包括現今的同聲里、清新里與薰化里。
在茄苳腳,除了那株一千多歲的茄苳老樹之外,還有一間義女廟,奉祀著埔里的開基始祖-天水夫人。天水夫人本名何翠巒,其夫杜天水,因此,埔里民眾都習慣以天水嬸或是天水夫人稱之,由於其個性熱心、善解紛爭,對於族群之間的衝突總是積極斡旋,因此頗受埔里各族群的敬重,後來為了感念天水夫人對於埔里的開發有功,遂在隆生路旁建廟祀之,目前廟內有一幅早期前輩畫家蕭木桂所繪的天水夫人畫像,甚為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