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十七)曲藝團體

曲藝團體:
屬於地緣性之子弟班性質,昔時凡地方廟會皆自行演戲酬神 ,大甲地區現有五個主要曲館,但非鎮瀾宮附屬團體,每五年一輪,參與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及神誕慶典,共演八臺戲,廟方補助四萬元。另外,西元1991年(民國80年)由國立藝術學院學生組戲團,隨駕演出。

據報導人的回憶:日本時代,大甲盛行「軒園相拚」的儀式性演出,大甲鎮上的成樂軒和鳳霓園,屬北管子弟班,成立皆有近百年歷史。鄉村(指大安、外埔)有三個社,屬於南管子弟班。日治時,市場的魚商出貨支持鳳霓園,肉商支持成樂軒,八月初一的「普市場」,酬神演戲,軒園相拚,愈演愈炙,欲罷不能。軒園相拚最久的一次是日治時乞雨,在媽祖廟前搭兩戲棚,持續半個月之久。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取得方式
    訪談
  • 別名
    三、進香團隊類型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大甲鎮瀾宮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2/03/28 ~ 1982/04/0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底片
  • 存放位置
    個人收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