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搶香儀式

搶香儀式:
元宵節晚上的「搶香」儀式活動,究竟始於何時,已無從可考,據耆老的追憶,此是日治初期即流傳至今的習俗,爐主擲筊(跋桮)擇定進香日期之後,當晚便開始搶香。西元1982年(民國71年)訪問鎮瀾宮李火塗總幹事,他認為日治時代還保留有真正公開的「搶香」(競爭)的性質,往昔爐主在廟壁貼上三張各寫著「頭香」、「貳香」、「參香」,及「豬羊隨意、官音隨意」的大紅紙。準備搶香者則先備妥一大張紅紙各寫有「頭香」或「貳香」或「參香」之名,「豬羊全付、官音全臺」以及搶香者之姓名或團體、行號名稱。

進香活動雖屬於一種開放性的儀式空間,一般人皆可自由參加,但在整個參與者之中,仍存在著權利與義務的差異性,從「頭香」、「貳香」、「參香」,到「散香」或「隨香客」,也有等級的區分,「頭香」出資最多,相對的便擁有「插頭香」的重要儀式,而一般的「隨香客」,尾隨著去進香割火,稱為「散香」,並沒有特定的組織或任務,但也沒有「插頭香」的權利。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取得方式
    訪談
  • 別名
    一、進香籌備期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大甲鎮瀾宮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2/03/28 ~ 1982/04/0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底片
  • 存放位置
    個人收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