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里地名故事-大埔城

1877年時,台灣總兵吳光亮曾經以官帑四千圓在埔里構築土城,城牆周圍有700餘丈,並設有東西南北4個城門,同時城外環植刺竹並挖有壕溝,深1.6丈、寬1丈,用以防止原住民的騷擾,該土城時稱「大埔城」,城中還設有官衙,其地點就在今日舊圓環旁的合作金庫,至於當時擺放在衙門入口兩側的一對石獅,如今則被安置在埔里醒靈寺的廟門入口,用以見證大埔城的存在與歷史。 當年的大埔城土城,在1917年埔里社大地震中傾倒,日人遂將舊城拆除並重新規劃埔里市街,因此,屬於大埔城的建築如今已經消失,不過根據若干耆老的回憶描述,除了城中的官衙之外,人們還能知道大埔城4個舊城門與護城河的相關位置,因此公部門實有必要在那些地方豎立解說牌,好讓更多埔里人認識自己家鄉的故事。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二段299號合作金庫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65104
  • 所在地-經度
    120.96776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自撰
  • 撰寫者
    潘祈賢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