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交通來往不方便的社會裡,醫療服務是對於人們來說非常重要的必備功能,尤其是對於每日都需要在地底下辛勤工作的礦工來說,醫療的設置往往是讓受傷的礦工可以盡快受到醫治和因應礦場內突發狀況的緊急場所,臺陽礦業公司在日治時期開採時,便有設置醫務所由日本的醫師看診,國民政府來臺之後才轉為臺灣醫師施治醫療服務,並在民國46年時升格為勞保礦工醫院,醫院為日式建築,提供臺陽礦業公司旗下的礦工和眷屬醫療服務,曾有內科、外科等服務是過去菁桐地區非常重要的醫療場所;菁桐礦工醫院原本位於菁桐國小和火車鐵道附近,近幾年已經被拆除無法看見建築的身影,菁桐礦工醫院屬於過去煤礦產業下的福利設施,本身便代表著臺陽礦業在菁桐地區發展的重要性,在被拆除的現今只能從文獻和舊照片中一覽過去菁桐唯一醫院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