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健炫攝影家於民國72年在瑞芳建基煤礦本坑口附近拍攝。當時坑口附近停放了一列空的礦車,特別的是車廂上竟然寫滿了陳金成及數字的標記,這到底代表者什麼意義呢?是誰的車?重量?日期?一般來說,礦工身上會有一塊刻有名字的木牌子,當礦車裝滿煤礦後,礦車上會掛著礦工的名字牌,以作為統計績效的依據,如果是礦車保管者,會在車邊鑲一塊刻有名字的鐵片,但卻都不是這兩種情況。朱攝影師表示經推敲,一般礦場為了有效管理會採「包工制」,俗稱「大頭」(大包頭)、「小頭」(小包頭),意指由工頭負責管理工人等相關事務,例如工資,通常依據工作性質,採煤論車、掘進論尺、改修(支柱)論架、煉焦論爐、運輸論車為標準,進行管理作業,讓礦場能更有效率的運作。因此推測這車廂的名字有可能是小頭的名字,在車子旁紀錄下自己的名字好準確認出管理的車輛。此照片採用超廣角鏡頭、小光圈、深景深,並貼近礦車斜角處拍攝,讓車身呈現縱深感,透過斜角處為分隔線,分成左右兩側,左側視野淺、短,右側則看見礦車車身頂部與底部線條,延伸視點構圖手法,讓右半邊透視點呈現三角狀,讓所有的線條都往最右側透視點集中。使礦車看來綿延不絕,遙望無際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