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健炫攝影家於民國86年在平溪十分的新平溪煤礦場所拍攝。主體為被棄置不用的礦車遺骸。民國70年代以前,主要是台灣礦業最發達的時期,直到民國73年間,陸續發生多起煤礦災變,時任總統蔣經國決定停止礦業開採,此為礦業成為夕陽產業的轉折點,民國90年代礦業只剩零星幾家,在這過程中,大量的機台、器具損壞或不堪使用,就不再整理,直接棄置,任其生鏽殘壞。朱攝影師針對礦車遺骸拍攝了有近景、中景、大景等不同視角作品。此張照片則採用中景,場景是在一廢棄廠房內,廠內佈滿灰塵、殘枝等等,相當雜亂。畫面中將礦車主體制於中央,佔滿畫面三分之二,礦車上的明顯鏽蝕、裂損、漆料起甲等等,讓觀者感受到淒美、殘破之感,而深景深、透視視角,呈現環境整體,令人不禁感到唏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