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8年12月12日杜潘芳格參與在中央大學由台灣客協主辦桃園客協承辦的第二屆台灣客家文學營與鍾肇政合照

  此為1998年12月12日,杜潘芳格參與由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桃園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承辦的第二屆臺灣客家文學營時,在中央大學校園與鍾肇政的合照。

   鍾肇政為臺灣文學之母,長年筆耕不輟。致力文學創作外,也熱心參與公眾事務,關心文學環境和文化建設。同時積極爭取客家族群權益,推動「還我客家母語運動」,也多次舉辦臺灣文學營、客家夏令營和冬令營來推廣臺灣文學,栽培後進。1998年舉辦的第二屆臺灣客家文學營,以杜潘芳格為主題作家,讓學員們一同賞析其詩作,並面對面與談,讓學員更瞭解杜潘芳格。

   潘芳格出身客家望族,1927年出生便隨赴日求學的父親移居日本,直到1934年才回臺定居。因家族背景之故,雖能進入小學校與新竹高等女學校接受教育,但臺人的身分令潘芳格一直遭受日籍同學罷凌。為宣洩此痛苦與經歷,開始以日文寫詩,同時也寫小說、散文。1965年,加入強調本土意識、標誌臺灣精神的《笠》詩社,開始發表中文作品。八零年代後,則積極以客語寫作,並將日常語言提升到文學藝術層面,豐富並拓展客語文學園地。其詩文字淺白,意象鮮明,除投射出內在的心靈活動、散發對原鄉的熱情與關懷外,更有著強烈的女性意識、面對語言轉換與國籍認同的困境等特質。


 1. 金尚浩,2018。戰後東亞現代詩的視野:以陳千武、高橋喜久晴、金光林為中心,臺灣文學研究雧刊,21:27-62。https://gitl.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22/01/ 02-金尚浩.pdf(瀏覽日期:2023/09/04)

 2.《「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文學創作調查研究及策展計畫」勞務採購案 修正 計畫成果報告書》,(瀏覽日期:2023/09/04)

 3.〈杜潘芳格〉,臺灣大百科全書,98年10月29日,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644(瀏覽日期:2023/09/04)

 4.〈杜潘芳格〉,文訊雜誌社/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名家檔案,https://www.wenhsun.com.tw/authorsite/detail/15(瀏覽日期:2023/09/04)

 5.〈杜潘芳格〉,客家雲,105年10月19日,https://cloud.hakka.gov.tw/details?p=1831(瀏覽日期:2023/09/04)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祐誠
  • 創作者
    杜潘芳格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9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