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4月30日離岸風機開發與海洋生態保育公聽會

離岸風機開發與海洋生態保育公聽會

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4月30日,由立法委員陳椒華、劉建國辦公室及民間團體包括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以及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舉辦「離岸風機開發與海洋生態保育公聽會」,對於台灣推動離岸風電以及海洋保育課題進行討論。離岸風力雖是重要的綠能政策,但同時也有破壞海洋生態的環境風險。「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與「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針對「離岸風電」與「白海豚保育」的相關爭議向來都是秉持著「謹慎作綠能、守護白海豚」的態度。希望不要因為「綠能發展」的緣故,為「瀕危物種」的「滅絕」敲響最後喪鐘!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與「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針對「離岸風機」與「白海豚保育」的現況爭議提出我們的具體訴求:

●    環保署應持續滾動式修正,要求離岸風機開發採取對於海洋生態保育之最新、有效的預防減輕技術或生態友善工法。

●    對於開發單位寧可違反環評承諾,也不願承擔施工成本的情形,環保署應針對現行環評法規既有罰鍰及管制措施檢討修正,具體提出適當比例原則之罰則修訂內容。

●    環保署應進行跨部會合作,研議離岸風電開發行為明確的監督策略。並參酌「經濟部」參考德國StUK4標準所擬定的調查與監測方法,制定履行環評承諾之技術規範,供已通過環評或將來之開發單位遵循。

●    經濟部能源局能儘速公布「離岸風場區塊開發海域環境建構計畫」、「離岸風力發電開發海洋生態實證計畫」計畫執行成果,以及計畫中所參考擬定之相關調查與監測方法、技術規範或指引(本土化風場生態調查與監測作業規範)等內容,以利環保署、海保署及民間團體擬定具體的復育計畫策略及相關技術監督規範。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取得方式
    訪談
  • 管理者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別名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資料來源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撰寫者
    驊驛文化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4/30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