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6月6日搶救大潭藻礁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保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表示日前首次在桃園大潭藻礁區域,發現全球僅剩60餘隻、屬於極度瀕危物種的白海豚蹤跡。環保團體同時藉此呼籲,希望附近正在施工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停工,重啟環評。
白海豚出現在大潭藻礁海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與漁業上的意義。
ㄧ、再次驗證大潭藻礁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的完整性是無庸置疑;
二、南桃園藻礁的水域不僅是這些大型掠食物種的食物庫,更是海洋客家漁民傳統重要的漁場。
面對西海岸大量的風場開發與風機的設置,台灣白海豚的棲地範圍快速的縮減,同樣的傳統漁民的作業方式與範圍亦受到限縮甚至被迫轉業。白海豚與漁民都是台灣環境悲歌下ㄧ群無聲音的「海洋難民」,他們共同敵人其實是台灣無止盡的海洋開發與像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錯誤顢頇的政策。在慶祝世界海洋日的前夕,台灣白海豚與漁民的海洋環境正義要如何伸張,是全台灣人應該慎重思考,嚴肅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