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演習林─生態─南酸棗

在演習林的正門靠近東興一街旁,可以看見六棵樹形高大的南酸棗,因樹幹通直,且板根散佈得很廣,因此樹木的下方鮮少長出雜草。 南酸棗自古以來被視為一種吉祥的植物,因為果實中的果核在成熟後,頂端會長出5個萌發孔(萌發孔就是花粉管萌發出時的開口),因此也有人稱南酸棗為五眼果,象徵五福臨門。正因如此,大家覺得南酸棗會帶來喜氣,因此古代的大官特別喜愛將南酸棗種植在家門前。 也因為南酸棗的樹幹通直且耐水又耐高溫,所以在工業上也常常被拿來當作製作船骨、建築以及家具等用途,是一種利用性很高的樹木。 南酸棗是一種落葉喬木,冬天時葉子掉光便不容易辨識。南酸棗的樹皮很特別,不但樹皮長得很粗糙看起來一塊一塊地呈現縱裂狀,幼樹甚至呈現尖凸狀,但等待樹木成熟後凸起的樹皮便會漸漸地恢復平狀。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埔里˙演習林(潘明宏),13頁
  • 撰寫者
    唐茹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