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演習林旁的隆生橋(劉阿梧)

雖然只是一橋之隔,現在的埔里人很難想像,早期珠仔山一帶的居民要前往埔里市區可說是相當困難,尤其在雨季溪水暴漲時,當地居民飽嚐交通斷絕之苦。 1930年(日治時期昭和5年),劉阿梧老先生誓言要建造一座橋樑,讓居民方便出入。他不但花光所有的積蓄,還以土地向銀行抵押借款,勉強湊足經費。造橋工人只用一年時間便將橋樑建好,並命名爲「劉姓橋」,用以紀念劉阿梧的義行,但日本人認爲公共設施不能以個人的名義來命名,後以日語諧音更名爲「隆生橋」。隆生橋全長330公尺,採用上等的雞柔木建造,峻工之後,不但獲得地方民眾的讚譽,同時還得到日本政府的褒揚,並頒授銀綬八等勳章給劉阿梧,以表彰他對地方的貢獻。雖然目前橋樑的外觀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但是劉老先生的義行,至今仍然讓人敬佩懷念。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鄉情埔里,84頁、大埔城的故事,66頁
  • 撰寫者
    唐茹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