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大圳自1920年開工已屆百年,時至今日,這座水利設施依然是嘉南地區重要的灌溉設施,其背後是百年來水利職人日常維繫與經驗傳承的結果。他們的故事,值得被細細紀錄。
興建於昭和4年(西元1929年)的曾文溪渡槽橋,為嘉南大圳南幹線輸水的重要設施,除了運送水源的關鍵作用外,更曾兼作公路橋使用,扮演南北交通的樞紐。如今,渡槽橋的南側被水利單位評估會阻礙水流,因此遭到拆除,使得渡槽橋呈現斷橋的狀態,不過,渡槽內部在完工後近百年的歲月中,仍保持相當完好的狀態,這乃是有賴水利工程人員的定期維護。
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隆田工作站陳艷星站長,說明渡槽橋的維護情形,每五年會針對橋的外部,進行噴砂並重新上油漆,內部則因為經常放水,無法頻繁進行維護,但是在地震發生,或者外部觀察有漏水情形時,水利工程人員皆會檢查構造物、補強伸縮縫,有問題便會即時進行搶修,而在每年十月稻子收成完畢,十月到二月左右便會斷水以實施歲修,此時就會進行內部修護,往往會在這個時期,於伸縮縫凹槽裡發現戒指、古錢幣等等各式各樣水流留下的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