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稛源商店中的明治七年日本一錢

本物件為西元1874年(日本明治七年)製一錢錢幣,為圓形,原應為銅棕色,但經風化已鏽蝕為銅棕、黑與綠色共存。正面中央刻有飛龍翱翔之圖像,周圍則有「大日本明治七年」字樣圍繞。背面中央有「一錢」字樣,上方有櫻花狀圖案,櫻花圖案旁雖有字樣但已磨損難以辨識,而中央字樣下方則有花草圖樣。

日本於西元7世紀後期仿照中國的貨幣形式,首次發行獨自的貨幣,稱為「富本錢」,並規定僅能使用銅幣,不能使用銀幣。早期的日本貨幣由於模仿中國的圓形方孔硬幣,貨幣也呈圓形並在中央處有四方孔。後有一段時間由於銅產量的減少,人們改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直到西元12世紀中後期,才因為大量的中國錢幣流入,才再次普及化。進入日本江戶時代,幕府發行過金、銀、銅幣,各方藩主也有自行發行紙幣。明治維新之後,政府制定日圓為國家貨幣單位,並同時使用硬幣與紙幣兩種,且在西元1882年(明治15年)創立日本銀行,穩定了貨幣的價值。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吳憶萍
  • 別名
    O028
  • 撰寫者
    驊驛文化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待查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7/26 ~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日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