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縣舊城西門段在日治時代被拆除後,僅遺留一小段在西自助新村,台灣光復初期,住進西自助新村的眷戶,發現西門砲台段城牆西端,有很陡的階梯,大家都認為他就是舊城西門的馬道入口,上了階梯頂端有一個梯形水泥座,中間有類似水槽的凹槽,再往馬道走,發現有一座鵝卵石水泥臺,大家猜想那是升旗台,還有人說是象棋台,還有說是斷頭台。民國104年後,西自助新村因眷村改建條例,被全部拆除,經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研究後才真相大白,原來這是1944年底二戰末期進駐的日軍震洋自殺祕密部隊的震洋神社,由日本佐世保龜山八幡神社分靈而來的。階梯是神社的參道,梯形水槽是神社的手洗缽,鵝卵石水泥臺是神社的主壇,主壇上面原來還有木製的神龕,在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戰敗投降後,連同木製的鳥居燒掉了。這真是一段離奇的歷史,日本人在清代的舊城牆上,因為戰爭蓋了一座營內小神社,撫慰因死亡威脅的心理恐懼,日軍震洋自殺隊的歷史在左營只有短短的一年,卻在70年後才被解秘。2016年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執行「見城計畫」,目前已將西門城牆列為文資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