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地區老一輩人經常說起,二戰大空襲時,日本人把岡山機場的飛機,延著嘉新東路用人推到小崗山的山洞躲藏。事實是以五分車軌道運輸,而且是飛機半成品,不是整架飛機。根據漢翔公司總經理李適彰先生所述,
日本海軍第61航空廠(今空軍航空技術學校址),1944年開始實施「疏開計畫」,陸續將廠內的生產設備,利用夜間,實施宵禁,保密的搬遷到小崗山預先建好的三座大型洞庫,並鋪妥輕軌一條以利運輸,輕軌經過現岡山區嘉新東路、大莊路、河華路,全程約7公里,將原料、備份件以及飛機成品存在洞庫,並利用附近竹林、樹林掩蔽、偽裝。盟軍轟炸後認為岡山飛行基地應已被全毀,不意未久基地及工廠又恢復運作,盟軍因此誤判岡山海軍第61航空工廠應有地下設施,於是更加密集轟炸使得岡山附近居民也遭襲,死傷不少。想不到飛機躲到小崗山的庫洞。庫洞有三條,各長約100公尺、高8公尺、寬6公尺,門口有防爆門。戰後交給空軍使用,改編成空軍總部專用彈藥庫,直到2005年廢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