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虎頭山─能高神社

日治時期虎頭山曾有一座能高神社,能高神社與埔里居民的生活緊密連結,求神、參拜、結婚都要來神社向天神秉告,而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培養台灣人忠誠愛國(日本國)的精神,半鼓勵半強迫民眾必須到神社祈願。 日本殖民政府為使神社成為地方教化中心,在建築設計上,往往展現崇高不可侵犯之感。而神社主建築前最醒目的莫過於鳥居,當時能高神社鳥居巍峨的門柱,是採自台灣山林裡的檜木。後來國民政府接收台灣,能高神社幾乎被拆毀一空,只剩幾座典雅古樸的石燈籠,輾轉移到了醒靈寺,作為庭園美化用途,還有一對清朝留下來的石獅子和一對狛犬(高麗犬),也一併遷移到醒靈寺。 想一睹能高神社的風貌,可以到公誠路台糖廣場前的鳥居餐廳觀看「復刻版」,該業者將餐廳取名為「鳥居」,並在餐廳入口處搭建了一座新的木造鳥居,餐廳旁邊的台糖小公園,可以看到日治時期(1913年)所建立的台糖員工遙拜所(在此遙拜神社)遺跡。該餐廳設計採用日式風格,還提供和服讓遊客換上拍照,除了吸引遊客,也與該處人文歷史結合。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93287
  • 所在地-經度
    120.964687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廖肇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