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便當-2

礦坑上班一般多是早上六點多入坑,開始工作間為七點多,沒有規定午餐時間,礦場並不統一放飯,礦工吃午餐的時間隨個人習慣。有些礦工很早上工所以早上九點就吃,有些礦工晚至十二點才吃,或是肚子餓了就享用。有些礦工帶較大的便當,九點先吃一半,下午一點再吃完另一半。許多礦工生活困苦以及當時社會物資匱乏,因此大家的便當菜色十分簡單,無法有大魚大肉但也可攜帶個人喜愛的菜色。最常見的便當菜色有菜脯蛋、鹹魚、鹹瓜仔…等,由於礦工在高溫高濕坑內工作,為避免便當臭酸敗壞以及易於下飯之需,所以菜色都需要偏鹹。例如肉品容易高溫敗壞,因此便當裡也常見到鹹豬肉與鹹魚。另外因為礦工大量流汗必須補充相對應水分,因此也必須攝取足夠的鹽分,如果菜色鹹度不夠,礦工則容易形成抽筋無法工作。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周朝南
  • 撰寫者
    王新衡
  • 創作者
    周朝南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存放位置
    新北市瑞芳區瑞三本坑旁展示室
  • 時間分期
    民國70年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