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應是1959年6月上旬。(根據正氣中華報(金門日報前身)報導,薛培德牧師1959年6月8日至6月10日在大陸救災總會專門委員沈宗範陪同下至金門瞭解救濟需要、視察古甯頭災區,以及進行發放救濟麵粉等工作事項。)
此張照片拍攝於金門。村落中的一處廣場正在發放救濟物資(麵粉),在背後建築物的牆面還留有幾個「同胞」、「毛匪」等大字。工作人員站在台子上,似乎在宣佈什麼事,居民們向他靠了過去。這些麵粉原先是美國政府收購的美國農民生產剩餘的農畜產品,由基督教救濟會及天主教福利會依據《四八零號公法》向美國政府申請(無償獲得),並遠渡重洋運送來臺,餽贈給需要救助的民眾。金門縣土壤貧瘠,不適宜栽種水稻這類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僅能種植耐旱作物(如:高粱、花生、地瓜等),須仰賴臺灣本島輸入糧食(在兩岸對峙前,糧食從大陸輸入)。 薛培德牧師於其任職於台灣基督教救濟會主任時拜訪金門(1959年3月到1960年11月),當時金門處於戰地政務及戒嚴狀態(戰地政務始於1956年6月23日,戒嚴始於1949年5月20日,直至1992年11月7日兩者才同時取消),金門的入出境及攝影器材的持有都受到管制,但因為薛牧師身分特殊,才有幸留下當時金門民眾的生活影像。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