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桃園八德國中霸凌事件後,痛定思痛,協調各縣市教育局處及學校,建置反霸凌通報系統,並設置「反霸凌專線」。
我們呼籲教育部和社會一起,除了宣誓反霸凌之外,能更務實地檢討霸凌的根源,並結合各種專業人員,予以長期的追蹤,協助孩子解決霸凌或被霸凌的根源。
一、 應成立跨部會小組,研議修正法令,支持家長與學校共同協助學生,所以我們建議:
(一)修改法令讓家長可以以「不扣薪」、「不影響其工作條件」的方式,出席學校親師日。
(二)建立中央及地方的「跨部會協調小組」,特別是經濟部門和社政部門,與教育部門,一起研議如何調整經濟價值觀和運作,協助家庭重建其應有的功能。二、落實增置專任輔導人員,提供師生家長專業協助
我們建議:
(一)心理諮商人員(諮商師)之聘任與配置
(二)學校社工人員(含社工督導)
以上「全職專任人員」,不論是「心理諮商人員」及「學校社工人員」都朝向以「不定期契約人員」之方式聘任,避免短期聘任或一年一聘的型式,使專業輔導人員工作不穩定,導致對學生的輔導或服務工作難以長期追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