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01231全國教師會49_p4 大學入學報名費及書面審查

自91學年度(2002年)施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以來,已建立多元智能、適性選才的觀念,導引高中教學正常化,獲得社會肯定。但社會輿論仍有「多錢入學」的質疑,教育部為破除社會各界疑慮,並審慎擴大大學甄選入學比例之政策,擬訂「大學甄選入學招生訪視計畫」,藉由訪視及大學自我檢核機制,期能提昇大學甄選入學試務品質,建立社會公信力。筆者參與第二年(2010年)計畫訪視所走訪五所公、私立大學,所觀察到甄選入學的報名費收支、結餘及第二階段學生繳交書面審查資料問題作報告,並提出呼籲。甄選入學第二階段通常會進行面試、審查資料或筆試等項目,各校辦理項目不一,各項試務工作酬勞支給、支用項目、結餘比率均未訂定統一的標準,因此各校報名費用不同,結餘比率也不同。所訪視五校的結餘比率(含學校推薦及個人申請),有高達近60%者,某國立學校校校長表示,因行政院要求各項試結餘需在20%以上,該校仍未符合規定。大學辦理招生工作,是篩選學生的入學,並未提供教育服務,行政院卻要求各國立學校需結餘報名費收入的20%納入校務基金,筆者呼籲政院應撤消這項規定,甚至應訂定結餘上限,以避免結餘太多,遭致家長質疑。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清松
  • 創作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0/12/3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