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隆煤礦自清代起即開採,日治時期初期由林榮欽、黃東茂開採,後移轉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簡杖梨於西元1942年自西村小次郎取得礦權,戰後仍持續開採,礦名榮隆煤礦,民國52年榮隆煤礦改組為榮隆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民國55年再變更為榮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榮興煤礦董事長吳螽斯、簡蕉湖,顧問簡杖梨,經理呂芳來。簡杖梨為虔誠的教徒,礦場旁的榮隆教會即由其所捐贈興建。礦區面積一百四十一公頃,屬田寮港煤田深澳煤帶,煤層石底層,由深澳坑延伸經深澳山腳而至番子澳東方海底,間有若干南北向斷層,煤層延續尚好。此地域下有本層厚九十公分、中層三十公分、下層三十公分、最下層三十公分等四層煤可採,煤層走向北八十五~六十五度東,傾斜為十六~十三度傾南。下層斜坑至民國49年停採,民國42年採中層斜坑至民國48年底停採,民國49年由中層斜坑開採本層斜坑。有主斜坑二坑,又斜坑一坑,降煤自礦場以卡車運至十二公里外之基隆煤場,至電力公司北火發電所兩公里。統計民國35年開採至民國67年收坑,開採三十三年期間,總產量三十六萬三千零八十三公噸,年平均一萬一千零二公噸。榮隆煤礦在坑內曾發現清朝時官礦未採炭柱,並檢拾到舊炭車,並曾到直井底,利用井壁鐵條爬上直井口返回礦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