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攝影作品由朱健炫攝影家拍攝於民國73年海山煤礦,也是礦災前一兩個月的某日下午,畫面中的老礦工已過世,他曾負責車輛調度的駕駛工作。照片場所位於坑外事務所,可看到礦車道從事務所門前經過。當時朱健炫常在事務所外遊走拍攝作品,因此和老礦工相當熟識,自然而然地老礦工面對鏡頭常呈現泰然自若的神情。輕便車道上的礦車,因任務需求不同,而有相對應的專有名詞,無載物時狀態稱為「空車」;每日有固定班次運送礦工入坑道上工的礦車稱為「時間車」;為發揮最大效益,礦車出坑道時會載滿煤炭,此時稱之為「重車」。重車裡混雜了石頭和煤塊,筆直地進入選洗煤場,從選洗煤場翻車完後,工人就可以暫且休息。這照片採用淺景深,對焦於老礦工神情,強調人物寫真。構圖上,老礦工安排至畫面左半側,礦工眼神望向畫面右側,而透過礦車背景,從左下延伸至右側,煤車的線條帶出的漸層感與背景烘托其重深感,使平面畫面呈現出透視之感。除了讓觀者閱讀神情外,也襯托出選洗煤場的空間情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