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擬諸羅新八景有序

擬諸羅新八景有序

諸羅八景乃玉山倒影、檨圃風清、北沼荷香、南浦草青、梅坑月霽、蘭井甘泉、牛溪晚渡、西嶼落霞諸勝。邇來滄桑遞變,山谷陵夷,不無昨是今非之感。爰就原嘉義廳轄嘉義、新營、斗六、虎尾、北港、東石六郡下。選出山岳、森林、溫泉、海浴、平野、公園、河川、海港之代表的勝地。嘉義郡得三景。其餘五郡各選一景。合為新八景。

1928年,這是嘉義漢詩人賴子清(字鶴洲,1894-1988)為嘉義新八景所寫組詩前的小序。

自清代建置諸羅縣以來,宦遊文人就陸續提出從諸羅六景到諸羅八景,含括的地點的景觀不盡相同,以故知八景的選定,其實頗有相當的隨意性,反映挑選者的地理想像、實際體驗與審美品味,再加上行政區畫與景物變遷,代有變化。以諸羅舊八景為例,其類項如下:

1. 玉山倒影:即玉山。

2. 檨圃風清:檨圃在諸羅縣縣署後,今嘉義市東區民族里吳鳳北路184號附近。

3. 北沼荷香:即北香湖,今嘉義市北香湖公園,在博愛路橋旁與文化路一帶。

4. 南浦草青:又稱南浦春草,在今嘉義市朝陽街、民國路之交,原為草原。

5. 梅坑月霽:今嘉義縣梅山鄉。

6. 蘭井甘泉:今嘉義市蘭井街,尚存「蘭井」(紅毛井)。

7. 牛溪晚渡:牛稠溪。

8. 西嶼落霞:最早的臺灣八景,時隸屬於諸羅縣,據傳是澎湖西嶼,這應屬想像之景,並非實景。

賴子清擬諸羅新八景,就以為清代選錄之諸羅八景,多已湮滅或已不在當時的嘉義境內,故提倡重選諸羅新八景,以臺南州嘉義廳轄下的六郡為範疇,他重新挑選八景:

新高積雪、阿里雲濤、東郊春色、布袋秋光、關嶺溫泉、四湖海浴、螺溪晚渡、斗六平疇。

不過,賴子清的倡議並未得回響,戰後更無人問津,1948年,由中國來臺的嘉義市長宓汝卓,召集地方仕紳,成立嘉義新八景評定委員會,評選出嘉義新八景:

蘭潭泛月、檜沼垂綸、彌陀晨鐘、康樂暮鼓、公園雨霽、林場風清、鷺橋跨浪、橡苑聽鶯。

這個結果,又與賴子清所提的幾不相同。目前,嘉義市為人所知的是這八景。

《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1928年1月25日)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賴子清,《臺灣日日新報》,1928.01.25,04版。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南、嘉義、雲林
  • 撰寫者
    江寶釵、梁鈞筌
  • 創作者
    賴子清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28/01/25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