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三重鎮中央北路60號中央銀行中央印製廠大門。政府在民國38年(1949)由大陸撤退來台後來三重鎮設廠,它位於中央北路近重新路幹道,佔地三千多坪大,四週寬厚圍牆,高過一個成人,上面加繞鐵絲網,除了戒備森嚴警衛外,聽老一輩的當地居民說,廠房後頭較高處,有一個穿便衣的人長時間在上面居高臨下監視全廠。昔日在戒嚴時代,基於安全考量,進出管制嚴格,廠內幾乎清一色都是外省籍主管與職工,即使在外稱「上海街仔」的中央印製廠的專用員工宿舍也大都傳出講上海話的口音,早期台灣政經背景差異極大的年代,這些三重市在地市民,除了自成一格並分散三重市各地區的眷村居民外,「語言」與「習慣」南轅北轍,除了央廠與商人必要的生意往來外,大概沒有幾個三重市民會充份了解她,雖然中央印製廠在三重市15年歲月不算短,但實際上,三重市民對它的了解仍極有限,離台北市區行政院、總統府等國家政治權力中心不遠的這個三重市另一個公權力象徵,即使至今,在三重市老一輩心中,它始終維持神秘的面紗,深不可測,很多住在附近的長輩,對它念念不忘,但也很可能一輩子仍對這個「神祕鄰居」很陌生。最初,中央印製廠擇地條件中,原考量的另一個台北縣中和地區在早年屬洩洪區,而三重市地價便宜,又離台北市近,地處偏僻,中央北路四週大部分是稻田,隱秘性高,旁邊又有三重鎮公所,治安環境不錯,很適合印製鈔票作業環境,所以才在民國37年(1948)大陸未完全淪陷前,就來台灣省台北縣三重鎮勘查地點,而那時中央北路的路名還未產生,仍是一條保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