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1960年代,中橫公路沿線。山壁上植被稀少,岩石崩落,早年開鑿中橫公路的工人便是在這樣的山區中作業。自1956年7月7日中橫公路開工,到1960年5月9日道路全線開通,施工共計約三年十個月,工程期間殉職人員計225位,受傷人員計有702位,今日在花蓮太魯閣公園內的長春祠便是紀念在中橫公路上殉難的人員。早年在中部山區、花東地區開鑿道路相當艱辛,工程意外時常發生,今日在中橫公路、蘇花公路沿線偶可見到一些祭祀殉職工人的牌坊、紀念碑,如:花蓮縣長春祠紀念中橫公路殉難人員、清水休憩站旁的吳錦文紀念碑紀念民國39年在勘災過程中不幸遇難的吳錦文段長;此外,有些橋梁、隧道便是以殉難人員的名字命名,如中橫公路上的靳珩橋紀念的是在中橫公路工程期間於燕子口一帶殉職的靳珩段長、蘇花公路的錦文隧道同樣紀念吳錦文段長等,在地的橋梁、隧道名稱及路旁的紀念碑再再的訴說前人開鑿道路的艱辛。(Barry L. Schuttler/攝)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