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1960年代,中橫公路沿線。中部山區人煙稀少,山區仍保有原始景觀。在中橫公路開通以前,欲往來中央山脈兩側僅能行走日治時期完成的合歡越嶺道路(今中橫公路東線及霧社支線,此路線是當時日本政府在「理蕃」政策下修築的軍用、警用便道),沒有登山經驗的一般民眾難以上山觀賞風景,中橫公路修築後民眾可開車穿梭在高山之間,方便許多。
中橫公路於1956年7月7日開始動工,至1960年5月9日全線通車,在開工前幾年便陸續派遣人員上山踏查路線,踏查人員便曾經由合歡越嶺道路走入中部山區,當時踏查人員除本國人士外,亦有外籍工程師,如著名的狄寶賽(Valery Sergei de Beausset,美籍工程師,當時任職於懷特公司擔任美援應用及工程建設的顧問)。(Barry L. Schuttler/攝)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