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1960年代,中橫公路沿線。山脈環繞四周,鏡頭下的山丘上有若干開闢的農地。中橫公路於1956年7月7日開工,並於1960年5月9日完工,工程中聘用一萬多名的工人,其中有超過半數是榮民(部分為現役軍人、失業青年及罪犯等,另有少部分從韓國遣返來臺的反共義士),當時主導中橫公路開鑿的單位是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會(蔣經國時任退輔會主委)。在中橫公路開鑿期間,為了提供在現場工作的工人們新鮮蔬菜,當時便在梨山先行設立福壽山農場(當時稱為梨山農場,於1957年6月1日設立),將栽種的蔬菜直接提供工人。
中橫公路開通以後,更多的榮民被安置在公路沿線開闢田地,臺灣三大高山農場便是最佳的例子,由政府主導農場的分針,將工作分派給底下的榮民。此外,另有單獨開墾農地的榮民,這類榮民是退伍的軍官,以梨山車站鄰近的松柏村為例。(Barry L. Schuttler/攝)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