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1960年代,中部山區。山區溪流蜿蜒,砂石長年堆積,若經地殼抬升便形成宜居的河階地,花蓮縣秀林鄉內的天祥便是座落在河階面上的聚落。日本政府於1934年時派遣人員到中部山區大甲溪流域尋找適合發展水力發電的場所,其中包含建設嘉南水圳的八田與一,日政府為了建設水庫及相關發電設施亦積極開闢道路,於1935年選定位址,除主壩體外,另預計建設八個發電所,但由於二戰後期物資缺乏,達見水庫並未在日政府底下完成。達見水庫的工程在停工近25年後重新開工(1969年12月8日),至1974年9月全部完工,完工後由時任總統蔣中正命名為「德基水庫」(取自春秋時代鄭國大臣子產名言:「德,國家之基也。」)。(Barry L. Schuttler/攝)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