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紅茶工廠甲種乾燥機

  位於紅茶工場中央天井正下方位置的甲種乾燥機,堪稱為工場的心臟地位,機器供給熱源,烘乾茶葉。如同人體一般,是為製茶場內舉足輕重的製茶設備,若缺少它的運作則整座工廠將為之停擺無法製茶,長期不運作更造成建物木結構腐朽,可見它的重要性。

  本機主要作為烘乾茶葉之用,後方設置舊式鍋爐及鼓風機,吹出的熱風可進行乾燥作業,乾燥過程的熱風,因透過熱空氣上升原理,經上方天井及透氣窗可導引及調整氣流至萎凋室,成為萎凋茶葉人工熱風之使用,其次乾燥的熱風上升至2~3樓,木造結構物可永保乾燥不潮溼,避免蛀蟲蛀食及防止霉菌寄生,使建築物木結構維持堅固不腐朽,如此一來保留至今成為目前所見,維持良好運作的日治時期紅茶工場建築物。本機在1971年(民國60年)列冊財產內,據前輩推論購置時間應更為久遠,簡約古樸的典雅外觀,內部構造層層疊疊的履帶式網片設計為特色,發酵過後茶菁放置網片之上,即可進行烘乾使成為紅茶毛茶(條形工夫紅茶)。

  每年夏季紅茶製造季開始時,站在天井下抬頭欣賞工場內部的木造結構物,聽見乾燥機運轉發出規律的聲響、師傅的製茶吆喝聲以及飄散的紅茶香,彷彿讓人感覺有如時光倒流般,置身於1940代日治時期的製茶氛圍。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政信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8/12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