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 本礦運煤吊橋

位在新北市礦工紀念館建築物旁有一座橋面的殘跡,和在下方基隆河對岸的水泥橋墩為過去瑞三本礦的運煤吊橋,在尚未建設瑞三本礦直達整煤場的輕便車道之前,從本礦出坑的煤礦和廢土石皆是從運煤吊橋橫跨基隆河道對面的復興礦輕便車道會合之後,再運送到整煤場進行煤礦傾倒作業,是非常重要的煤礦運輸通道;這一座吊橋在某一年的颱風,因不敵風雨的摧殘,只剩下基隆河內殘存的部分水泥橋墩構造,對於曾在本礦坑口工作過的礦工和職員來說,吊橋是出入去坑內上班的重要通道,被颱風摧毀非常可惜,現在也只剩下一座橋面和石頭上的水泥橋墩,讓大眾了解過去煤礦輸出的方式,在那個尚未有平直道路和汽車運送的年代,如何透過輕便車道和吊橋來將煤礦運送的過程。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新北市瑞芳區柴寮里
  • 別名
    本礦吊橋殘跡
  • 免費進場
  • 史料摘要
    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本坑開坑時,於舊斷橋處重新興建供運煤礦車及人員通行的鋼索吊橋,其中一座橋柱以河床上巨大石頭當柱墩。民國35年整煤廠南向礦車斜坡道完成,本坑礦車改由基隆河西岸行駛後,吊橋僅供人員通行,復興橋通車後,吊橋多年未修鋼索已斷,僅留傾斜橋柱置於巨石上供人憑弔。
  • 所在地-緯度
    121.825041
  • 所在地-經度
    25.08069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本礦運煤道
  • 參考資料
    瑞芳鎮侯硐煤礦生活園區口述歷史專輯:黑金的故鄉 侯硐 周章淋著 台北縣文化局
  • 資料來源
    國家圖書館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交通方式
    侯硐車站;火車;公車;汽車
  • 撰寫者
    鄭宜佩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121.82504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25.0806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新北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瑞芳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柴寮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