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苗栗縣志》卷十自治志有緒論、地方自治與民主運動發展、地方自治與選舉、結語與建言共4個篇章,何來美編纂。第一篇簡介臺灣地方自治的發展、選舉制度的變革和政黨與派系的流變;第二篇介紹臺灣從清代至國民政府遷臺後,台灣各地區(主要是苗栗縣)的民主運動發展脈絡,以及解嚴後的黨派政治;第三篇先敘述明鄭時期至國民政府遷臺後各時期地方自治的脈絡,再聚焦於苗栗縣上至立委、下至村里長的各種地方選舉史和各鄉鎮的地方政治生態與家族;第四篇回顧苗栗縣在各個年代的地方派系競逐,作者也提出期待苗栗縣可以邁向政黨政治與加強政治菁英甄拔的建言。卷十自治志加入民主思潮、社會運動、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說明,為前一版縣志因時空背景而無法探討的部分,是本版的一大特色。
《重修苗栗縣志》,重修縣志纂修委員會於民國92至96(2003-2007)年陸續完稿,全書共記35卷45冊,總計1300萬字,記述年代從苗栗有歷史紀錄以來至民國91(2002)年。苗栗文史專家陳運棟與黃鼎松先生主要負責統籌、編纂事宜,突顯「在地人寫在地事」的精神。該書於民國96(2007年)集結成冊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