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住民部落農業講習

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49(1960)年,記錄的是苗栗縣政府技士葉善仁,前往泰安鄉進行農業講習,讓原住民了解農作物栽種方式,除了成人之外,現場也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好奇前往參與。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針對台灣農業制定發展方向,從民國34(1945)年至今區分五大階段,包含:民國34-42(1945-1953)年至1953年的「充裕軍糈民食階段」;民國43-57(1954-1969)年的「農業培養工業階段」;民國59-73(1970-1984)年的「農工並重階段」;民國74-79(1985-1990)年的「邁向自由化之調整革新階段」;從民國80(1991)年迄今的「農業多功能之三生農業階段」。本照片呈現的,是第二階段的「農業培養工業階段」。當時台灣已經完成「三七五減租」與「公地放領」,農業已有一定基礎且已能提供充足的軍糈民食,政府除了持續推展農業技術也同步培植工業,在此同時也針對苗栗縣內原住民的鄉鎮,包含泰安鄉的泰雅族、南庄鄉與獅潭鄉的泰雅族及賽夏族辦理農業講習。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苗栗歷史老照片」網站(今已關閉),2004。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羅漢章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